首页 > 空调频道 > 新闻 > 行业 > 正文

市场分析:家电业复苏仍需全行业“抱团”

.2012-09-03 .作者:消费周刊 .编辑:
导语:

    从电视到空调,从冰箱到洗衣机,“日本电器”的品牌在全球的家电行业,似乎一直占据着高位。而如今,曾经站在巅峰的日本家电企业,也开始品尝衰落的味道。

  在经历了此前夏普股价暴跌的变动之后,8月27日,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重申,将继续对夏普股份的收购进程,并于近日前往日本,欲将收购事宜明朗化。“回看国内,拯救家电行业的疲软状况仍非一日之功,需要全产业链和全行业‘抱团’前行,才有希望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表示。

  鸿海对夏普“吃”心不改

  如果5年前,国内家电企业说要收购夏普的股份,只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。“三十年河东亦三十年河西”,如今,曾被认为不可撼动的夏普,正在被逐渐强大的鸿海集团所“侵蚀”。

  8月27日,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赴日进行商业访问,并计划前往夏普总部所在地大阪,参观鸿海和夏普合资的Sakai工厂。尽管此次双方会谈与3月份的高调联盟造势相比,要低调许多,不过,郭台铭在期间接受采访时仍坚定重申,“鸿海将与夏普达成协议,投资收购夏普的部分股份”。

  由于近几年发展愈加疲软,且亏损势头只增不减,夏普持有的现金流正迅速萎缩。而一直“闷头发财”的鸿海集团,因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技术缺口,使其渐渐生出“入驻”之意。

  一方急需现金输血,一方思谋技术过户。于是,2012年3月27日,夏普与鸿海一拍即合,在液晶面板与液晶显示器领域达成合作。根据双方的协议,鸿海以8.09亿美元入股夏普,持股近9.9%,成为夏普最大的股东。

  但这场高调的“联姻”,由于夏普股价近期突然暴跌而出现裂痕。8月3日,鸿海精密发布公告称,日本夏普已同意鸿海无需履行双方于3月27日达成的投资协议。紧接着,8月4日,鸿海方面又发表声明称,鸿海与夏普高层建立共识,双方将等待夏普股价平稳后就价格重启谈判。

  而郭台铭此次赴日商访,无疑让双方的合作动向,成为焦点。

  “鸿海将与夏普达成协议,投资收购夏普的部分股份,不过,交易时间和收购价格尚未最终确定,”郭台铭在27日接受采访时,对收购一事进行了重新确认。

  “鸿海对夏普一直以来都是‘吃’心不改,”一位业内观察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夏普的股价一路狂跌,迫切需要现金输血;而鸿海随着业务的扩大,也急需弥补技术和生产线的缺口。”不过,该观察员表示,9.9%的股权可能是夏普的极限,即便此次方面和谈,鸿海所持有的股份,可能也不会再有大的增长。

  日本家电“金招牌”不再

  日系家电业的衰退,早在几年前便显出端倪。

  自2008年以来,日本家电企业在黑电、白电领域,开始全线溃退。其中,尤以电视机产业亏损最为惨烈。2009年,日本已从家电出口国成为进口国。2011财年,作为日本家电3大巨头的索尼、松下和夏普同时出现亏损,总亏损金额近1.6万亿日元(约合1283亿元人民币)。

  “其中,索尼已连续4年亏损,高层却无计可施;夏普目前的巨亏状况可谓‘百年一遇’;而松下如今的亏损额度,更是创造了全日本企业中的新高。”一位业内分析师对此罗列道。

    3大巨头的衰弱,在中国市场上亦有映照。近几年,索尼中国地区频频换帅,经营状况却依然不见起色。

  而夏普,更是“扛不住”的例子。根据国外媒体报道,目前,夏普的负债总额为1.25万亿日元,除此之外,夏普还在想方设法再融资,以清偿大约3600亿日元的短期商业票据,以及明年9月到期的2000亿日元可转换债券。今年8月,夏普方面预计,公司本财年将亏损2500亿日元(去年亏损了3760亿日元)。

8月中下旬,夏普公开表示,计划将4家海外液晶电视工厂中的两家,出售给鸿海。这两家工厂分别位于墨西哥和中国南京,主要生产60英寸以上的大型液晶电视。相关数据表明,此次出售完成之后,将有累计超过3000名原夏普员工,由鸿海接管。

  “至此,夏普通过出售、转手和裁员等各种方式剥离的员工数量,已超过夏普全球员工总数的1/6,”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。

  国内家电业仍需多方拉动   

    实际上,日系家电企业艰难度日的同时,国内家电行业的情形亦不容乐观。

  来自各方的统计数据均显示,2012年上半年,国内家电行业已经告别此前的高速增长阶段,“回归平稳”。从各大连锁卖场的销售数据来看,包括彩电、冰箱、空调等在内的各类家电产品,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。尤其是随着“以旧换新”等节能惠民补贴政策的结束,家电产品的消费积极性,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调动。

  今年5月份,国务院开始启动新一轮家电节能补贴政策,以期能够拉动家电领域的消费。

  但是,与此前补贴政策带来的效果相比,“新一轮节能政策实施以来,反响平淡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到今年6月份,节能政策对冰箱销售量的拉动仅为1.54%,对洗衣机和空调市场的销售拉动,也只有1.7%和2.5%。截至7月份,节能政策对销量的拉动仍旧显示微弱,”近日,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
  记者从多家家电企业了解到,与此前的节能惠民补贴政策相比,新一轮惠民政策并非直接补贴,而是通过技术考核的方式,对企业进行补贴,然后再惠及消费者。

  “这样一来,通过审核的企业虽然拿到补贴名额,但国家的资金补贴并未到位。而企业在对消费者进行补贴宣传时,又必须以实际价格的优惠作为兑现手段。所以,当中的资金空缺必须要先由企业来承担,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对现金流的消耗,”一位国内某大型彩电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  国内家电产品在经历了20世纪80、90年代的销售高峰之后,便一直处在缓慢的增长态势,“家电下乡”、“以旧换新”、“节能惠民”三大政策的推广,虽然带来了再次的消费热潮,但这些都只是外部因素刺激消费。

  因此,“要想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,还需要靠厂商和经销商两大主力军的正面推进。而国家补贴政策的效果,仍旧需要更多企业参与进来,‘抱团前行’,共同推进,才能得以显现。”陆刃波表示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尽快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