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空调频道 > 行情 > 正文

节能概念登场,中小品牌落幕

.2004-12-31 .作者: .编辑:liuhuali
导语:
  虽然今年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,但2004冷冻年度刚刚开启,空调的价格就一路狂泻,一度掉下千元大关。这已经是一个信号:2004年必定让中国空调业接受严峻考验。 
  就在往年“价格战”最张扬的六七月,它却出人意料地提前偃旗息鼓,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空调压缩机的价格在此时上涨了15%并且供不应求,加上一线空调品牌提前降价围剿,中小品牌面临历史性的严峻考验。国务院信息中心数据表明,2004年中国空调品牌从2003年的140个下降到60个左右,淘汰率高达57%,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度整合期。与此同时,格力、海尔、美的、科龙借势扩充产能,四大空调家族开始浮出水面。 
  强者愈强,空调大鳄们在资本路上放开了步子,美的联姻东芝开利、收编华凌;格力电器收购母公司四家子公司股权;科龙并购威力;日立与三菱重工合资。业内预计,2005年空调品牌将剩“15家”。 
  概念之争:健康淡化节能受宠 
  去年“非典”阴影下的健康概念让多数空调企业尝到了甜头,但健康概念并没有一如既往地走下去,“节能”取代氧吧、杀菌、负离子、除菌光等成为“宠儿”,当仁不让成为2004年空调业第一概念。 
  健康空调标准的难产无疑是促成节能夺宠的关键的原因。早在今年3月份,美的、海尔、TCL等企业就纷纷表示正在协助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健康空调相关标准,然而标准落地却一拖再拖。最后国家标准委员会传出消息,各地质检部门不会对空气清新、细菌过滤甚至杀毒项目进行检测。 
  而空调的国家能效标准却在9月16日正式发布,空调能效等级分为3.4-2.6共五级,企业可贴上相应的能效标识。到2005年3月1日后,能效比在2.6以下的房间空调器将不得进入市场。 
  实际上,由于全国大面积的“电荒”,发改委将从明年1月起上调火电价格,这使嗅觉灵敏的空调业界迅速掀起对空调高效的追捧和关注。
 
图:中小品牌在降价压力下纷纷退场,预计明年主流品牌只剩15个。 
“四大家族”市场份额过半 
  国家信息中心调查显示,国家信息中心监测的空调品牌从上年度的150多个减少到90多个,品牌之争也愈演愈烈。监测的96个品牌中,排行前10位品牌销量占总销售量的70.50%,排行前25位品牌占总销售量的97.03%。 
  业内预测,2005年品牌集中度将继续增强,能够在主渠道流通的空调品牌将不会超过15个。 
  事实上,海尔、格力、科龙、美的四大空调品牌控制了51.9%的市场。“四大家族”雄霸的格局已然出现。在经历了原材料涨价、出口退税率下调之后,一线品牌对压缩机的控制成为二、三线品牌脖子上的另一道枷锁。由于全球气候变暖,欧美空调销量猛增,压缩机成了稀缺资源。限于规模,小品牌在谈判桌前丧失话事权,从而失去了最后的翻身机会。
  一线品牌提前降价进一步加速了中小品牌死亡。格力、美的一改过去的观望态度,率先将一匹空调的价格从1400元降至1000元,海尔也破天荒地将1匹空调降至1400元,平均降幅超过30%。与去年同期比,今年主流空调品牌价格平均降幅近三成,部分机型价格已逼平小品牌,但品牌、质量、售后服务明显占优,使中小品牌生存空间越来越挤迫。 
  外资图叹无奈 
  外资空调品牌在中国市场一直表现平平,而今年的处境仍然尴尬。 
  伊莱克斯空调由于销量不佳被迫撤出了北京地区国美店,这直接导致伊莱克斯与其代理商伊欧电器分道扬镳。截至9月份空调冷冻年度结束,伊莱克斯年销量20万台左右。伊莱克斯新上任的中国区总裁唐佳敦坦言,“这不是伊莱克斯想要的结果”。唐佳敦称,由于市场启动不理想,伊莱克斯已经放弃空调销售业务外包的市场策略。 
  在“韩流”中,LG电子继续走健康产品路线,并把目标销量提高到35%,但在国内一线品牌的全力狙击下,三星今年在华南市场的销售仍然比较“低调”,其主推的银离子杀菌空调,并未如想象中火爆。 
  此外,随着中国一线空调品牌价格跳水,价位一直高高在上的松下、三菱重工等合资品牌空调也集体“响应”,其价格直逼国内主流品牌空调价格。在广州部分家电卖场,原价2000元左右的松下1匹空调降到1500多元,三菱重工1匹挂机也降到1800多元,LG的1匹机更是降到1300元左右,各大合资品牌降幅几乎达30%-40%左右。 
  尽管外资品牌在今年的空调市场做了很多努力,但他们依然分羹有限,某经销商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外资空调品牌的销售量不到总量的20%。 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